深圳大学医学部黄鹏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mall》发表文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28 12:28:3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黄鹏特聘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mall》(影响因子11.459,JCR 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Biodegradable self-assembled ultrasmall nanodots as reactive oxygen/nitrogen species scavengers for theranostic application in acute kidney injury》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所有工作均在深圳大学完成,该团队张东阳博士后和刘恒克硕士研究生为共同第一作者,黄鹏教授为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唯一单位和唯一通信单位,该团队所在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属于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202101281226582016.Png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每年全球约有1300万人受其影响,约有170万死亡病例。然而,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为透析和肾脏移植,并没有通用性药物。虽然其发病的机制复杂,但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活性氧/氮自由基(Reactive oxygen/nitrogen species, RONS),包括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氮(NO)和过氧亚硝酸盐(ONOO-)等,均能够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并介导细胞毒性和组织损伤。因此,开发具有肾脏靶向能力的抗氧化药物对急性肾损伤的缓解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氧化活性。而且,已经有研究表明,与过渡金属配位后的多酚复合物具有更好的活性氧清除能力。然而,目前研究多酚用于急性肾损伤的报道几乎没有。

202101281226587449.Png

图1. FGP缓解治疗横溶肌诱导急性肾损伤(RM-AKI)和顺铂诱导急性肾损伤(CP-AKI)示意图。

 

本研究利用天然多酚五倍子酸、铁离子和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自组装合成了纳米点(FGP),用于横溶肌诱导急性肾损伤(RM-AKI)和顺铂诱导急性肾损伤(CP-AKI)的缓解和治疗(图1)。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因此具有很低的细胞动物毒性。其在溶液中具有比常见还原剂,如谷胱甘肽、抗坏血酸等,更好的RONS清除能力。并且,作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荧光成像等手段证实了FGP可以优先聚集于小鼠肾脏。与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批准使用的药物氨磷汀(AMF)相比,FGP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恢复肾脏功能,提高小鼠存活率。该研究为急性肾损伤药物的研发开辟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创委等项目的支持。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